在一篇很可能是出自植木枝盛手笔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热情洋溢地为革命辩护的话:&ldo;如果政府企图永远把持政权,惟恐权力削弱,而加强对人民压制的话,人民就必须要起来推翻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政体。这时,若把罪责全部加在人民头上,就等于把蒸汽密闭在锅炉里不让发散,等到锅炉爆炸后,责怪水蒸气为什么破坏锅炉一样。&rdo;
有人鼓吹国民有抵抗权和革命权,也有人大讲&ldo;安宁&rdo;和&ldo;治安&rdo;。1877年,植木枝盛一点也不含糊地指出:&ldo;&lso;安宁&rso;和&lso;治安&rso;,只有在有利于增进人民幸福的情况下,才值得尊重,它本身并没有任何价值。如果为了维持&lso;安宁&rso;和&lso;治安&rso;,而摧残人民的幸福,那末,这种&lso;安宁&rso;和&lso;治安&rso;,就应该加以反对。&rdo;而这一年《土阳杂志》上发表的&ldo;治安论&rdo;一文,则认为,&ldo;治安未必都是好的&rdo;,如果&ldo;施行极其苛酷的政治、法律,使人民甚至不敢怒,以保持君主的至尊地位,独揽国家的主权,不许人民参与政治,阻碍人民提高智能,使人民对政府感觉恐怖,来维持生活的安定状态,那么,这种安定状态应该叫做野蛮的治安&rdo;。
植木枝盛激烈地反对以治安之名行压迫之实。1879年,他在《民权自由论》里雄辩滔滔:&ldo;如果必须牺牲人民幸福才能维持&lso;安宁&rso;和&lso;秩序&rso;的话,那么,这种&lso;安宁&rso;和&lso;秩序&rso;是否算得上安宁和秩序呢?不,这不但不能叫作安宁和秩序,相反地,这才是不折不扣的&lso;扰乱&rso;。所谓&lso;乱&rso;,不一定是枪林弹雨的战争状态,凡违背真理,不实行真正的法律,政府压迫人民,人民委曲忍受,甚至不敢发表正当的意见,这就是国家的&lso;乱&rso;,而且也可以说是大乱。&rdo;
跟植木枝盛这些人有所不同,福泽谕吉则反反复复地强调官民调和,告诫朝野各界:&ldo;政府不可轻易推翻,人民不可轻易压制。&rdo;福泽谕吉鼓吹官民调和,宣扬告别革命,也是出于一番好心。可是事实上,自从西乡隆盛死后,直到大日本帝国烟消云散,也不存在政府会被民间武力轻易颠覆的危险。倒是连福泽谕吉那样名满天下的人,面对政府的威权,也战战兢兢。
在福泽谕吉看来,&ldo;屈从政府是不应该的&rdo;。虽说他自称&ldo;不喜欢世界上实行的专制政治&rdo;,但他又认为,&ldo;用实力对抗政府&rdo;,也&ldo;不能称为上策&rdo;。他列举了内乱带来的种种弊害,比如,导致流血恐怖;人民的力量常常要比政府弱,蚍蜉撼大树,除了流血添乱,还有什么意义呢?即便是&ldo;一旦轻举妄动地推翻了&rdo;旧政府,&ldo;仍难免以暴易暴,以愚代愚&rdo;。况且&ldo;无论那个旧政府怎样的坏,总还有些善政良法,不然就不会维持相当的岁月&rdo;。
屈从也不行,对抗也不行,那怎么办呢?福泽谕吉开出的方子是,&ldo;坚持真理,舍身力争,是说要坚信天理而不疑,不论处于何种暴政之下,身受怎样苛酷的法制,都能忍受痛苦,矢志不渝,不携寸铁,不使武力,只用真理来说服政府&rdo;。这是福泽谕吉眼里&ldo;上策中的上策&rdo;。为什么呢?他的理由是,&ldo;用真理来说服政府,丝毫不会妨害这个国家当时原有的善政良法,即或正论不被采用,只要理之所在,则天下人心自然悦服。因此,今年如行不通,可以期之来年&rdo;。即使&ldo;因忧世而苦其身心,甚至牺牲其生命的&rdo;,可这&ldo;殉道&rdo;&ldo;所丧失的不过一人之身,而其功能却远较杀千万人费千万金的内乱之师为好&rdo;。
乐于告别革命的,不只是福泽谕吉这样的民间知识分子。伊藤博文这样的明治权贵也想这样。在谈到法国革命的时候,伊藤博文就说:&ldo;由于法国国王专横,法国国民喜好暴乱,再加上卢梭那样的持错误观点的学者到处传播谬论,致使自由民权之说风靡全国,终导致革命,声势浩大。&rdo;于是在大日本帝国,自由民权思想被视为国家的祸害,就不足为奇了。不过,伊藤博文觉得革命要不得的同时,他们压根儿就不想告别专制,不想实行共和。
参议大隈重信主张采用英国的政党内阁制,建议1882年年末选举议员,1883年开设国会。在他看来,如果立宪只是&ldo;采其形体而舍其真精&rdo;,不仅是&ldo;国家之不幸&rdo;,还是&ldo;执政者之祸患&rdo;,并且贪恋权力的&ldo;污名&rdo;,也会&ldo;遗传于后世&rdo;。如果&ldo;今日之执政者,不眷恋势威,固定立宪政治之真体,则足垂其德于后世&rdo;。
要是按照大隈重信的设想改革,那不是要明治政府自我革命么?大隈重信这下子捅了马蜂窝,遭到了伊藤博文的强烈反对。在1881年政变中,大隈重信被参议伊藤博文和参议兼外务卿井上馨等人撵下了台。以至于福泽谕吉在给井上馨和伊藤博文的信里感慨,&ldo;今天想起过去10月的情形,犹觉得昔日三位之交如漆似胶,而今天却成了政敌,其变化之快何其速也&rdo;。
在日本帝国,岂止是把革命当成洪水猛兽!帝国当局的恐惧是双重的,既怕发生法国大革命式的造反,也怕政体发生向英国美国模式的和平转化。不仅像植木枝盛那样的观点被当局视为激进,就是大隈重信向英国学习的主张,也被当成激进。只要可能动摇政权,无论你认为多么平和,帝国权贵都会跟你急眼。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炮弹下的渴望:加沙走廊轰炸日记 天涯明月刀 迷糊小青梅:竹马殿下,抱! 碧血黄沙 林军秦梦莹 汉末大混子 边城浪子 琉璃宫史 七种武器之碧玉刀 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黎汝清战争经典系列:湘江之战 陆小凤系列07幽灵山庄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九月鹰飞 七种武器之离别钩 开局一把98k方羽李云龙 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赌局系列 白玉雕龙 改革及其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