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阅阁小说网

速阅阁小说网>帝国崛起病 > 第56章(第1页)

第56章(第1页)

最后法庭证明弗里奇清白无辜。希特勒只是给弗里奇写信祝贺,假装痛心疾首,却不顺理成章地提平反,并且弗里奇的辩护人要求提审希姆莱和海德里希的请求也没有得到批准。直到1938年6月13日的一次讲话中,希特勒才对将军们发了一个为弗里奇恢复名誉的声明。这位独裁者声泪俱下,说自己是上了当,可惜出于&ldo;理所当然的国家理智的原因,不允许把这种骇人听闻的内在联系公诸于世&rdo;。他呼吁将军们不要离开军旗,还保证向弗里奇彻底赔罪。希特勒此后任命弗里奇为炮兵头头。弗里奇本人没有拒绝这个职务,而军官团没有团结起来以辞职相威胁,要求希特勒对弗里奇官复原职。布劳希奇也是选择接任而非要求给弗里奇平反。没有人挺身而出。

堂堂陆军上将弗里奇自己又干了些什么呢?他不仅没有采取什么行动向国防军军官团充分说明情况,不愿国防军因为他的缘故采取行动,而且显得很顾全&ldo;大局&rdo;,竟然还劝军官们不要再计较。统治者喜欢别人不斤斤计较,喜欢别人以&ldo;大局为重&rdo;。其实,面对权力没有私事。纵容权力就是纵容邪恶,而受害者不再只是弗里奇自己。

1938年5月30日,希特勒给国防军的指令中称,&ldo;在不久的将来以军事行动粉碎捷克斯洛伐克乃是我不可变更的决心&rdo;。他给陆军下达的任务就是,以闪电行动&ldo;迅速占领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向捷克斯洛伐克心脏地带挺进&rdo;。下手时间定在1938年10月1日。

陆军总参谋长路德维希&iddot;贝克并不认同这项计划。1938年8月4日,贝克上将在柏林召集陆军将领举行了一次会议。在布劳希奇上将陈述了希特勒的军事和政治企图后,贝克在会上宣读了他的意见书:&ldo;今天,我们要对国家的存亡作最后的决定。如果今日的领袖们违背了自己的政治常识和良知而轻举妄动,历史就将为他们记下一笔血债。当你们的知识、你们的良心和责任禁止你们执行一项命令的时候,那你们就应该意识到:军人服从到此为止。如果你们的建议和警告在这种情况下不被采纳,为了民族和历史你们就应该辞去职务。如果你们团结一心,行动一致,战争就不会爆发。这样,你们就可以在不幸和危亡中挽救祖国……&rdo;

这位陆军总参谋长的结论是:&ldo;德国开始一次战争,必将立即挑起其他国家作为受攻击的国家群起应战。在一次反对世界大联合的战争中,德国必败,最后必将受其摆布。&rdo;这位炮兵将军强调指出,在未来的战争里,全世界都要起来对抗德国,而追随德国的只会有无足轻重的国家,而这注定了未来战争一开始德国就要失败。这位上将告诫说:&ldo;一个身居高位的军人,如果此时只知道在其军事任务的有限范围内尽职尽责,而忽略了对于全民族所负的崇高职责,那么他对于自己职责的认识就不够全面和深刻。&rdo;除了赖歇瑙和布施外,所有的将领都赞同贝克的意见。

1938年8月18日,贝克被免职。陆军上将哈尔德接任了贝克的参谋总长职务。可他和其他一些人准备发动反希特勒的政变。如果希特勒发动战争,柏林驻军就把他抓起来。柏林卫戍司令冯&iddot;维茨勒本将军等人负责执行这个计划。可是慕尼黑协定却使陆军可能的政变失去了基础。希特勒的冒险再一次获得了成功,而贝克的反对则显得是危言耸听。张伯伦和达拉第在慕尼黑给希特勒长足了脸。陆军有什么理由推翻一个给德国带来巨大外交成就的人呢?

在听说希特勒前往慕尼黑的消息时,维茨勒本将军对其他密谋者说:&ldo;事到如今,如果我们还要再采取什么行动,那么历史,而且不仅是德国的历史,对我们就不会留下别的什么记录:正当这个最伟大的德意志人处于最伟大的时刻而且全世界都承认他的伟大的时候,我们却声明拒绝对他服从。&rdo;在慕尼黑协定签字那天晚上,约德尔在日记中写道:&ldo;由于元首的英明睿智,由于他那甚至世界大战都决不回避的决心,我们再一次不用武力就取得了胜利。现在希望的是,那些怀疑成性、意志薄弱而犹豫观望的人也许已经转变过来了,并且希望他们今后这样保持下去。&rdo;希特勒不损一兵一卒就完成了征服,给第三帝国平添了有着一千万人口的大片土地。确实许多犹豫观望的人转变了。贝克、哈尔德他们眼睁睁地看着希特勒的威望空前提高。

就连德国历史学家费斯特在战后都说,&ldo;如果1938年底希特勒被刺杀而死,多数人会毫不迟疑地把他称之为德国最伟大的领导人之一,历史的完成者。&rdo;而他那些&ldo;富于侵略性的演说和我的奋斗、反犹主义和称霸世界的宏图也许会当成早年异想天开的事业被人遗忘。&rdo;

&ldo;我不是南美洲的一个叛乱将军&rdo;

在二战之前,德国政治家劳希宁在国外出版的《虚无主义的革命》里,诚恳地警告德国将军们,不要堕落成为党效劳的匪帮头子。无论国防军的将军们抱着什么样的想法,他们在忠诚誓言的紧箍咒下,实际上沦落为了实现希特勒和纳粹党意志的家丁。

在一战中,德国损失了二百万军人,但其中只有十位将军。而在二战中,自下而上,直到集团军一级,每一位德国陆军将领都亲临战场,不是乘坐飞机、坦克或装甲车亲自指挥战斗,就是与士兵一道摸爬滚打。英国历史学家戴维&iddot;欧文在他的一部书中这样写道:&ldo;实事求是地说,有数以百计的将军就是由于他们盲目地服从自己的誓言,不顾显然无望的局势而在战斗中送命的。&rdo;德国军人因为这种忠诚,不仅令德国陷入火坑,其自身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德国在二战中损失士兵376万人。这些战死疆场的人里头,有的还是将帅之子。任西线c集团军总司令的勒布陆军上将,其子在1939年战死沙场;国防军统帅部参谋长、陆军元帅凯泰尔的小儿子阵亡在了俄国战场。而他们为之卖命的纳粹德国,最后却在战火中变成了一片废墟。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琉璃宫史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黎汝清战争经典系列:湘江之战  碧血黄沙  炮弹下的渴望:加沙走廊轰炸日记  赌局系列  七种武器之离别钩  迷糊小青梅:竹马殿下,抱!  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汉末大混子  陆小凤系列07幽灵山庄  九月鹰飞  白玉雕龙  七种武器之碧玉刀  天涯明月刀  林军秦梦莹  改革及其敌人  开局一把98k方羽李云龙  边城浪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