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举国上下摩拳擦掌的时候,1835年出生的慈禧太后,正在为她1894年的六十大寿紧锣密鼓地筹备,为了办得风风光光,甚至不惜挪用海军军费去修颐和园。在甲午战争之前七年里,中国海军已经没有再添置一艘新船了。在这样一个国家,即使百姓也踊跃掏腰包捐钱,谁知道老佛爷会把钱花到哪里呢?只是慈禧太后这个大清帝国的主宰者万万没想到,这回,日本居然用刺刀和硝烟给她&ldo;祝寿&rdo;。
&ldo;要求赔几十亿也不苛刻&rdo;
其实,在甲午战争开战之前,日本也并没有认为一定会赢,更没有想到会赢得那么轻松。那时,中国海军在世界上排名第八,而日本海军位列第十一。就吨位而言,定远和镇远这两艘主力舰,都是七千吨,而日本海军当时最大的战舰也就四千吨。
在这种力量对比的格局之下,谁能担保日本帝国就稳操胜券?形势正如时任外相的陆奥宗光在回忆录里所说的那样,&ldo;我国人民在平壤、黄海战役胜利以前,对最后的胜败都暗自有所焦虑&rdo;。相比之下,大清帝国的有些人倒是信心十足,认为日本跟中国对阵,实在是&ldo;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rdo;。
结果却出人意料。大清帝国的陆军也好,海军也罢,竟然不堪一击。据统计,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开始,到1895年5月30日,日本战死736人、伤死228人,加起来,还不到1000人。整个战争期间,日军战死战伤的人数,才1417人。对日本军队最具杀伤力的敌人,是瘟疫,而不是大清军队。以至于一个英国人感叹说,&ldo;远东大战的结果,使一个帝国的声誉日上,同时也使另一帝国的声名扫地&rdo;。
眼见清军兵败如山倒,日本国民的情绪,从原来的暗自焦虑,一下子又变成了欢欣若狂。陆奥宗光这样描述当时的国内气氛:&ldo;凯歌之声,到处可闻;骄傲自满的情绪,不觉流露出来了,因此对于未来的欲望日益增长。全国民众……只知&lso;进攻!&rso;其余都听不进去了。此时如有深谋远虑的人,提出稳健中庸的主张,就被目为毫无爱国心、胆小卑怯之徒,将为社会所不齿,势不能不忍气吞声、闭门蜇居。&rdo;
日本朝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亢奋地盘算着如何狠狠地敲大清帝国一笔。从福泽谕吉那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就可见一斑。
随着战争进程的演变,福泽谕吉对战争果实的期待,胃口越来越大。在1894年8月,他主张&ldo;应首先占领盛京、吉林和黑龙江三省,……纳入我国版图&rdo;。到了12月31日,他又期待&ldo;把旅顺口变成东亚的直布罗陀,……把金州、大连湾变成属于日本的华北的香港&rdo;。三个月后,他则认为,除了占有威海卫、山东省和台湾之外,&ldo;即使要求几十亿的赔偿也并不苛刻&rdo;。
日本当局在怎么勒索大清帝国的问题上,也是意见不一。海军部要求割让台湾岛,陆军部主张一定要把辽东半岛弄到手,而大藏大臣松方正义则希望攫取十亿两赔款……尽管在如何宰割中国的问题上,日本朝野众说纷纭,但是就像陆奥宗光说的那样,&ldo;对于中国的割让唯欲其大,发扬帝国的光辉唯欲其多这一点,几乎是一致的&rdo;。
对于媾和的条件,也不是没有日本人意识到,过于苛刻并非上策。曾当过第一任农务大臣的谷干城子爵,在给总理伊藤博文的长信里断言,要求割地&ldo;将会影响中日两国将来的邦交&rdo;。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普鲁士不就没有让奥地利割地么?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像这种见解,也只是私下里谈谈而已,谷干城并不敢拂逆舆论公开发表。&ldo;爱国热情&rdo;势不可挡的威力,第一次在日本显露无遗。即使谷干城的主张值得采取,可在当时的情势下,谁敢跟国民高涨的&ldo;爱国热情&rdo;过不去呢?
在多数日本人的眼里,大清帝国就如日本砧板上的一只肥羊,想怎样宰割就怎样宰割。他们渴望满足自己的贪欲时,鄙视其他国家在远东问题上的诉求,而赋予自己的贪欲以天经地义的神圣色彩。不过这一次,在当时那种众声嚣嚣的氛围里,明治当局好歹还能自我克制,在日中两国之间的单挑独斗可能演变成一场列国群殴之前收场。
按照1895年4月签订的《马关条约》,中国要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对此,俄、德、法三国表示异议。半路上杀出了程咬金,并且这个程咬金一点也不客气。德国公使古奇米特非常直白地警告日本:&ldo;如以三国为敌,决无取胜的希望,故以接受劝告为上策。&rdo;
到口的肥肉,要乖乖地吐出来吗?
可是要断然拒绝三国的劝告,首先就得有赌国运与三国交战的决心。日本赌得起吗?
当时,俄国五万陆军在海参崴待命,停泊在中日两国海面的俄国军舰29艘,共计73万吨。俄国代理海军大臣奇哈切夫声称:&ldo;俄国的东方舰队是强大的,士气是高昂的。无须进行大规模作战,便可切断日本的海上联系。&rdo;这不是虚张声势。日本军舰吨位在1893年只有6万多吨。一旦丧失了制海权,远在大陆的军队,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生存受到威胁的境地。
对局势的严重性,伊藤博文心如明镜。当时,日本差不多把军队都开到金州半岛地区去了,原本也没有准备要和第三国进行一场决战。这时即便把陆军调回日本应付三国干预,也需要时间。况且舰队不是远在澎湖,就是在金州半岛附近,并且已经跟中国打了一年仗,耗费不菲,还能扛得住三国的打击吗?弄不好,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不但从中国那里到手的肥肉不得不扔掉,而且自己还会挨宰。那怎么办呢?伊藤博文在4月24日御前会议上出的点子是&ldo;不战&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白玉雕龙 碧血黄沙 开局一把98k方羽李云龙 陆小凤系列07幽灵山庄 真相:专机副驾驶亲历“九一三” 七种武器之霸王枪 迷糊小青梅:竹马殿下,抱! 炮弹下的渴望:加沙走廊轰炸日记 边城浪子 七种武器之碧玉刀 天涯明月刀 改革及其敌人 林军秦梦莹 活着回来的男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二战及战后生命史 黎汝清战争经典系列:湘江之战 琉璃宫史 赌局系列 汉末大混子 七种武器之离别钩 九月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