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阅阁小说网

速阅阁小说网>红楼梦续之朱颜醉 > 第64章(第1页)

第64章(第1页)

细雨迷蒙间,清明将至,袭人麝月等见宝玉闷闷不乐,便拿了些弯竹彩纸麻绳来,哄着他做风筝,一会子见天也晴了,清风徐徐,便劝他去园子里放风筝,别老闷在屋里。宝玉想到探春此时正在南去途中,不知路上有没有想家,也不知道那南境属国是何局面,哪里提得起兴致,只把做好的大雁风筝放在屋里呆呆的看着。袭人见机劝道:&ldo;你有看风筝的功夫,倒不如把书拾起来看一会儿,听说老爷新请了一位姓任的先生来家学里授课,何不趁此机会把你那不爱读书的名号抹去了,给任先生一个好印象。&rdo;宝玉嘴里只管嗯了嗯。袭人又道:&ldo;你若读书读好了,姐姐妹妹们也不用一个一个离散了。&rdo;宝玉听这话有异,忙问这是什么道理,袭人笑道:&ldo;若是功名利禄求的好,文臣武将都能□□治国,又何须让女子千里迢迢去和亲呢。&rdo;宝玉听这话,一时竟不能反驳。又听袭人道:&ldo;我虽没读过书,只拿浅显的例子比给二爷听,你瞧那农夫家里的斧头,若是不能砍柴,单要它有何用?功名若不能换来黄金屋和颜如玉,世上的人有谁会巴巴儿的求功名呢,你常厌烦这书中的言语,难道别人就都喜欢这些陈词滥调吗?谁不是耐着性子在看呢。&rdo;宝玉竟听愣住了,半日才悟过来,拍手笑道:&ldo;原来是我误会了,别人为了砍柴而磨斧子,并不在乎斧子如何,我为了磨斧子而磨斧子,竟为斧子所困,哈哈,我才是个傻子。&rdo;这一番想通了,竟真的拿起一本读起来,喜得袭人忙忙的添香研墨。谁知宝玉刚看了两个时辰实在头晕脑胀,撑不住叹道:&ldo;满纸迂腐诡谤之调,世人还能看下去,可见那些人为了功名利禄,今朝可舍弃本心,他日一旦得势,定会昧着良知编出更大的欺世盗名之论,&rdo;说罢将书一掷出门去了,从此不但自暴自弃,又更加轻贱起读书人来,悔的袭人暗叹,不敢再劝,也不知该怎么再劝。

且说难兄宝玉在这里弃书畏难,难弟贾环也正因书而烦恼。赵姨娘这两日也不知从哪里生的邪火,在屋里骂贾环:&ldo;整日就知道玩耍,你三姐姐留给你一屋子的书,你也不拿出来好好念一念。&rdo;贾环哼了一声道:&ldo;那是宝玉不爱看书,要不然她早就都送给宝玉了。&rdo;赵姨娘一想说的也是,拍手跌道:&ldo;我终究是白生了她。&rdo;绣橘忙过来笑劝道:&ldo;干娘,嘴上说说便罢了,心里可千万别这样想,三姑娘跟太太宝玉亲那是真的,但说她不惦记干娘和环哥儿却是假的。她临走前嘱咐我,叫我好生帮衬干娘,防着那等挑拨离间的小人,又说环哥儿只有读书才是正经出路。&rdo;赵姨娘听了方转为喜色,笑道:&ldo;很是很是。&rdo;又说贾环:&ldo;你听见没有,快把那什么五书四经多抄两遍。&rdo;贾环一听又要抄书,嘴里哎嗨一声,歪倒在榻上。

近日贾政见大事已定,立意整顿家学,遂外聘了一位先生,姓任名琼,字志端,乃峡州人士。这任琼年纪尚轻,三十多岁早早的中了举,今年春天来京参加会试,录为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供职,因如今上下经费紧张,薪资微薄尚不能养家,故私下寻些教书活计增加收入,碰巧贾政刻意要寻那清寒人家出来的人物,为的是竖一个表率,扫一扫子弟们奢靡玩乐之风,故经人推荐立刻聘了来。他自幼家境贫寒,全靠自己苦读挣来前程,肚子里自然有些东西,教这几个学生绰绰有余,只有一样,贾府这样大户人家,排场虽已大不如前,富贵之气仍是扑面而来,接人待物不改场面浮气,心里不免生出穷酸羞愧之意,幸而平日也不常进府里,只于学堂中用心教导学生,加之脾气甚好,如有懒怠淘气的,也只是温言相劝,从无呵斥之语。闲暇时,贾政也时常来学堂查看一番,自宝玉起头就不敢胡闹,其他学生们也安分守己,任琼教了一段时间,倒也没有十分为难之事。众学生见这位先生年轻,不似一般老儒那般迂腐,有时说一些出格的话也不用挨训,逃学的事渐渐少了,况都年岁渐长,也开始留心功课了。

且说今日,讲授的是孟子告子章句上,任琼在上面细细解说释义,学生们开始都在认真听讲,过了小半个时辰,有几个渐渐坐不住了,宝玉早已神游,贾环东瞄西看,贾菌找贾兰说悄悄话,任琼咳嗽了两声见没有什么效果,于是把本子放下说道:&ldo;宝玉,这一章内容已经讲完,你来阐述一下要义。&rdo;宝玉正神游不知到何处,叫了他两三遍,方才听见,蹭的站起来,来不及反应竟把心里话冲口而出:&ldo;先贤诸子说的话都对,独独没有趣味。&rdo;待说完才觉言语冒失了,其他人已经在底下呵呵而笑,又看任琼也忍不住笑了笑,问道:&ldo;既然说到这里,那是对错重要呢,还是有趣重要呢?&rdo;宝玉道:&ldo;自然是对错最重要,只是往往对的东西多半枯燥无趣,错的东西却很有趣,所以常常引得世人迷惘,以致误入歧途。如此看来,有趣岂不是也很重要。&rdo;任琼道:&ldo;你言外之意是说我对经书的讲解很无趣。&rdo;宝玉忙道:&ldo;学生不敢,先生讲解的很好,只是古今经典大都阐述德行、礼仪、规范,格人而不格物,罕见研究万物本身之内理,若有谁精于此道,反被视作下流机巧玩意。若论人与物,皆为天地造化之功,形表虽不同,道一定相通,既然道理相通,又何必拘泥。且先贤经典已经把人之道穷尽分明,后世不过反复阐述而已,虽有格物致知一说,然并未见述如何格物,又从何致知,如今为何不力辟其径,上下求索,打开格物之风气。学生不解,故有此一问。&rdo;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忘川之下  我被一只鸡劫持了  你为什么如此撩人  我想我可能是个变态  [红楼同人]穿越红楼之小日子  由周黑鸭引起的后宫争乱  她不在云端  死神令  民间山野怪谈/民间风水怪谈  红楼之战八方  [红楼]钗于时飞  红楼之荣国公贾赦  桔梗苞  重生之南山南  凌晨四点四十八  反派不好当[穿书]  黛玉有锦鲤体质[红楼]  我的师傅只会说哼  修仙路上  上瘾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