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阅阁小说网

速阅阁小说网>三朝演义 > 第3章枭(第1页)

第3章枭(第1页)

“快下来站好!中军那边给你们杂兵营派任务了!你们管事的快出来,把队伍列好!那个黑脸的猴厮,看什么看,玛德不穿身皮,劳资还以为是头熊杵那呢,快下来,再墨迹,劳资抽不死你们!……”

他头戴制式头盔,上插红色令旗,身穿全套湛亮棉甲,腰系八品*武官的腰带,连带着座下的战马都是身披重甲,一身明晃晃装备,甚是醒目。人马呼出的哧哧白雾,都像带着傲气。

『明朝武官官制原定为正一至从六品共十二阶,八品武官的概念,很多人会有疑惑。感兴趣的话,笔者会在评论区,或是作品相关卷中单独开一章。

后世人总是批评老朱是农民出身,没有文化,对于国家顶层架构的设计能力,有严重缺陷,可实际上,上下五千年历史,老朱建立的明朝享国时间一点都不短。

其实一个制度的产生,初期总归是见效快,成果显著的,老朱虽是没上过正经学堂,可不代表人家没文化。要知道,元朝那会儿,蒙古人极为信奉佛教,作为国教的公职人员,和尚,那是正经职业,是高薪人士,实打实的上层阶级。

而手持“淮西佛学院远程中专函授”毕业证的老朱,文化程度已经不低,至少,老朱的书法和诗文造诣,可比只会写打油诗的乾隆皇帝强太多。

卫所制在明朝前中期的上百年时间中,对于农业社会的国家财政来说,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且直到明孝宗时期,仍然保持了相当强的战斗力。

只可惜,明朝是一个典型的“吃饭经济”政权,缺乏自我纠错能力,到了明后期,卫所制逐渐腐化,而由募兵制训练而来的将士,逐渐成为明廷所仰仗的官军主力。

因募兵制军官挂靠卫所军籍的需要,自嘉靖朝最后一位首辅徐阶主政朝局开始,卫所武官的军衔便如布政使司诸官员整体降级一般,重新排序过。

明廷不得已原则上同意六品以下的总旗、小旗等军吏长官也可获得世袭的权利和穿戴次级一些的武官冠冕。毕竟能不增加额外开支,用些手段把主要骨干留下来就不错了。

因此,到了明朝后期,只有京卫指挥使多为正三品或从三品,边卫多为正四品,内地的主要负责生产的屯兵卫,则多为从四品,其下的各级主官依此类比。

由此才出现了七品百户长,八品总旗的说法。

但这些都不在朝廷正式下发的官方文书中出现,毕竟后面的皇帝哪个也不敢背上“更改祖制,忤逆太祖祖训”的骂名,仅是口称言谓相传下来逐渐成默认。』

三人坡下,在这方圆百来米大小的皑皑雪地上,数百名杂兵正互相背靠着,坐地休息,他们刚刚用铁锹锄头打完陷马洞,很是疲惫。

他们都是左屯卫前、左两个千户所抽调为“补丁”的军户,原本的军籍都是关内边军抽调而来,属于辽西军团中本地军士口中的关内派。

随征时,以“三户抽一”的原则,各自以百户为单位归属,日常管理上,由中军帐下的一名游击将军(从四品,品级次于分管一个路营兵力的参将,统领的人马不定,少则八九百,多则一两千等)兼领指挥,杂兵营人数少时,一般仅派个千总把总或者亲兵队里的一个哨的哨头,来负责管理、指派任务。

『总这个编制,其实人数不定,其主官称呼也比较混乱,相当于古时若干个百人队组成的列营,是路营旗下的次一级编制,一般以单兵种的数百至上千人列队为编组。

因为营哨制在明朝后期的兴起,是由各镇将军自行招募训练,朝廷只按人头发放俸禄军饷,一般数百人的叫把总,人数多的叫千总,甚至有些地方还有叫百总的,千总与把总并无上下级关系,千总多为正五品,把总多为从五品。』

在刚才那名亲兵的身后,还有着十数骑跟他衣着制式相同,腰系绿色乌角带扣,绶三色花锦武官腰带的传令亲兵,十数骑重骑的马尾后,一尾尾人高的风雪被带起,随着快马驶来的重甲骑兵呼呼而来,瞬间冲入了这处营地中。

营地外围的几团兵士吃了个满怀风雪,大呛几声后,慌忙站立起来。

此处军营的主帅,是挂平辽先锋官将军印、锦州总兵官祖大寿的堂弟,也是驻防左路防区的协守副总兵,官居从二品。

而这些传令亲兵,虽然只是小小的一个八品武官,在募兵制的主力营哨中,也应当只是一个三四十人小队的副队长而已,就算是俱以是精锐而著称的重甲亲兵队里,也不过一个什的骑兵头头。

但他们都是副总兵直属的亲兵,而且还是明朝中后期特色的“将领家丁”出身,出身于辽西军团最大派系“祖家”,其待遇和品级自然也很高,往往一个亲兵小头目就腰挂八品武将腰带。

坡上的三人也是惊了一下,回过头,赶紧呼遛遛跑下来。裴铁生咧着嘴,骂骂咧咧地十分生气,马泽宇笑了笑,拍拍肩安慰下来,旋即带着两人在雪地里,赶紧去归拢自己本部的队伍,一个三十多人的杂兵小队。

“咻~啪!……”

待拉起马缰刹住步伐,那十数名传令亲兵便甩打着马鞭,像是驱赶羊群的牧羊犬,迅速将这近七百人的杂兵营队伍,尽数围拢起来,队列里,数十道痛嚎不时响起。

“起来起来!都给劳资站好咯,按照你们各自部所建制,都给我去前面!”

“玛德,你们这些关内蛀虫,看什么看,你!你!还有你们那几个!动作都麻利点!一看不见你们,就给劳资蹲地上偷懒,都给劳资麻利点!活腻歪了,抽不死你们!”

“快站好咯!你们这帮补丁听着,看这速度,金兵还有一个半个多时辰就来了,城内送来了拒马物资,马上会送到你们这里,中军有令,让你们集合好,等会物资来了,赶紧拉去阵前,装好咯架起来!”……

三人动作很快,当然也是所部人不多,几声呼喊的工夫,自己部所的军户就迅速召集好来,排成三排人数不等的小队列。

城内过来送物资的辎重队,很快就走了。大约一百多辆牛车的尾厢散落在雪地里,车上载满了一根根巨大的拒马木梁。

大梁很重,俱是十年以上树龄的实心重木制成,拒马粧采用错开的榫卯结构,木梁的长短粗细比较规整,装合时,结合处还要加一根碗口粗的契子钉入,每车各装载有三副共27根。

八根竖梁有大腿粗,长六尺半,一根腰桶粗的主横梁有一丈三,八根两两吻错的竖梁底部还留有梯形的契子口,必要时(被围住后,结成死阵,等待救援),可以用一尺长的木棍钉入地下,增加抗冲击性。一主八竖,每副拒马桩加起来,足有三百多斤重。

七百人的杂兵队伍,分成二十多个以原百户部所为单位的小队伍,拥呼着上前,以六人一组、麻绳拴腰,一绳三人,以人力拉着牛车往不远处的阵地前,分头赶去。

明末的崇祯五年,锦州地处明金交战的最前沿,来这里三年了,对于马泽宇这帮卫所边军来说,像这样的御敌抽调征战,几乎是年年不断,也是比较驾熟。

三人带着本部三十多人的小队,沿着雪地,跟着头前传令亲兵的指挥,一会功夫,就来到了干活的营阵前。

足有七千人兵马的大营,是一个步、骑、铳、炮、重甲兵齐备的“协”(仅次于镇,大一点的镇级军队会分设,一般不常设,级别大概相当于后世副师或独立旅级,主官为副总兵,人数上,按防区的重要性,其下一般辖两三个路营不等的兵力)级主力作战单位,

“年年来,年年来,日他先人的!俺说要是给俺把长枪,俺非把这帮这帮女真鞑子,捅回老寨捕鱼去……”

嫌人多麻烦,裴铁生一人拉着一辆尾厢,一脚一个盆大雪坑,径直跑在最前面,不时嘴里还叨囔着。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天谴科技  我的崽崽们不可能都是大佬  火葬场异事录  阴风习习  创世之魂  我在无限里生存  无限衍世界  我只是个龙套啊!  读心女博士:冥界擒凶  我在500年后走向巅峰  丧尸世界重生四次才度过三天  文明的备份  陈真后传  救世者计划:先行者  梦中的地下迷城  为什么我是反派还自带吐槽役  我携玉笔来,画尽苍生与鬼神  重生末世,开局激活通臂猿猴血脉  九叔:我的刀法比剑强  桃源小神农(一叶落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